正规配资平台排行
已收录999+家平台
正规配资平台排行

已收录999+家平台

手机配资平台 深度丨中国AI应用开启全球征途,超级APP何时出现?

手机配资平台 深度丨中国AI应用开启全球征途,超级APP何时出现?

  回忆起产品发展的关键节点手机配资平台,AI开发者们都提到了ChatGPT的横空出世。大模型确实是2023年的一大变量。

  “我们从GPT-3就开始关注这个技术了,当时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个技术的潜力,但确实感觉到它跟以前很多技术都完全不一样。”天天进步CEO贾子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。

  当大模型真正火爆起来之时,贾子健的团队迅速找准该技术擅长的领域,于2023年11月推出了一款基于AI大模型进行沉浸式语言学习的ToC产品TalkMe,直接锚定海外市场,目前在港澳台、日韩和北美的排名都比较靠前。

  也是在差不多的时间,聚焦于心理健康领域创业的Joshua注意到了大模型的兴起,该技术与其此前尝试过的AI相比更加智能,团队开始探索将大模型应用于心理健康服务。2023年8月,他们在国内推出了名为“林间聊愈室”的产品,并于今年6月在海外推出海外版MoodTalker。

  “我坚信往深处探索,AI可以给人类原来的心理科学研究提供更多视角和益处。”心纪源创始人Joshua向记者表示。

  而他们只是众多AI开发者的其中两位。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,行业的关注点从大模型本身转向了应用,掀起了AI创业的热潮,越来越多的大模型应用走向C端。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在不久前的云栖大会上表示,不同模态之间的转换、交互和生成技术正变得越来越成熟,整体发展进程正在加快。

  在这个过程里,海外以其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强的付费能力成为了众多开发者的首选,其中不乏大厂和大模型企业。SensorTower发布的美国AI应用市场上半年下载量数据显示,位居前十的AI应用中,有三款App来自中国企业,背后的企业是作业帮和MiniMax。

9月25日,市场全天冲高回落,沪指2900点得而复失。截至收盘,沪指涨1.16%,深成指涨1.21%,创业板指张1.62%。

  “全球市场对AI工具的需求强烈,海外市场为中国AI应用提供了更大的增长潜力。”IDC研究副总裁Christopher Lee Marshall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“在未来几年内,大模型将成为许多应用的‘大脑’,AI原生应用程序的开发将以每年30%~40%的速度迅速增长。”

  应用大热

  新技术的繁荣一定是应用的繁荣,这已是当下的主流论调。业内普遍认为,原生应用能够撬动更大的商业价值,是人类进入AI时代的标识。尤其对于后来者来说,基于大模型技术的AI原生应用被看作会真正点燃行业的路径。

 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,AI应用的热度一度高过大模型本身,各大厂、大模型企业纷纷在大模型基座之上建立起自己的AI应用。

  以“App工厂”为名的字节跳动是本场竞技赛中的重要参与者。早在去年8月,字节就分别在国内外推出了“豆包”和Cici两款大模型应用产品。国内版本“豆包”是基于字节跳动自研的云雀大模型,而国外版本Cici则是基于GPT模型训练的。

  除此之外,字节旗下的AI应用还包括AI Agent创建产品Coze、AI 生图产品PicPic、AI虚拟陪伴产品BageBel等。据媒体不完全统计,截至目前,字节跳动已经有11款AI产品,覆盖聊天、社交、图像/视频、教育、音乐等领域。

  强调“卷应用”的百度也在去年面向海外市场推出了三款AI应用——AI社交产品SynClub、AI聊天应用WiseAI和AI相机Meira。不过从数据上看,这几款产品在海外市场的成绩一般,各大榜单中鲜少见到它们的身影。

  表现更为突出的反而是专注于大模型的AI初创公司。例如,MiniMax旗下的AI聊天机器人Talkie在海外市场颇受欢迎,自2023年6月上线后,其累计下载量已接近1400万次,总营收近83万美元,用户体量上接近于该领域头部应用Character.ai的六成,后者的月活跃用户约为1700万。

  除了头部的大厂应用,国内AI领域的中小创业团队和独立开发者也在AI应用出海方面展现出了灵活和迅速的特点,他们正在全球市场快速崛起。一些“小而美”的应用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的推广,已经迅速获得了市场的关注和用户的认可。

  谷歌出海加速器项目全球负责人Sami Kizibash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,中国AI创业生态系统以其创新和市场推广能力而著称,初创企业能够在AI领域迅速将商业想法付诸实践,并快速推向市场。这一过程不仅节奏快速,而且企业在推进过程中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审慎态度,确保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。

  同时,整个市场对于AI应用的支撑是充分的。“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,私营商业的领域,以及消费市场的领域,都提供了支持。”Sami表示。

  今年8月份,与AI相关的APP数量再创新高,据非凡产研统计,全球规模以上AI App产品总数达355个,其中国内达211家。

  向海外竞争

  不难看出的是,无论是国内大厂还是初创企业,大家都不约而同将目光放在了海外市场。

  2024年,中国出海规模以上的AI产品数量显著增加,特别是在图片编辑与生成、视频生成与聊天机器人等应用上表现出色。

  “中国AI应用开发者越来越倾向于寻求国际市场来实现增长,因为国内市场已经变得高度竞争,并且在营收上充满挑战。”Christopher Lee Marshall向记者表示,“这一趋势是由全球市场对实用性AI工具的强烈需求所推动的,在这些市场中,定制化需求较低,而海外市场在国内激烈竞争的背景下提供了更大的增长潜力。”

  国内市场的AI企业众多,应用层参与企业多,竞争激烈。尤其当大厂下场做应用,创业公司很难再找到生存空间。

  “在国内市场开发AI产品时,面临的竞争对手通常是大模型公司。这些公司进行市场推广往往不以ROI(投资回报率)为唯一目标。他们更多地关注于获取用户数据、提高日活用户数等其他目标,因此他们可以不计成本地进行市场推广。”Joshua向记者表示。

  在海外市场,ROI是被普遍重视的指标。即使是大公司,也需要依靠产品本身的质量来吸引用户,如果没有用户留存和付费,亏损可能会比国内市场更严重。因此,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,海外市场意味着更理想的竞争环境。

  此外,相比国内市场,海外市场消费者对于创造性产品的付费意愿和能力通常更强。海外的一份报告显示,在调研的40款AI产品中,大约70%的公司采用的定价模式是订阅模式。这为中国AI产品的商业化提供了良好的土壤,尤其是初创企业。

  “我们的产品明确采用订阅制,而不是依赖广告模式。西方用户对于订阅制服务的接受度相对较高,因此我们的产品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出海。”贾子健向记者表示,目前,TalkMe在全球已经有十几万的注册用户,每天的ROI已经打正,跑通了商业模式。

  Joshua也向记者表示,虽然其于今年六月份才开始做海外市场,以北美地区为主,目前海外业务已经占到了其业务的绝大部分。

  “在订阅制付费方面,全球范围内,大多数的付费订阅制交易发生在北美。因此,北美市场无疑是最佳的市场选择。我们的战略重心应首先聚焦于攻占北美市场。”Joshua向记者表示。

  考虑到其所在的心理服务领域,Joshua补充道,在英语系发达国家,心理健康文化较为成熟,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服务传统和基础,为此付费的意愿也比较强。相较之下,心理健康服务在中国仍属于相对小众的领域。

  整体来看,虽然AI出海应用颇多,但海外仍是非常广阔的市场,竞争存在,但算不上激烈。“尽管许多企业都在尝试拓展海外市场,服务领域很多元细分,只要企业提供的服务具有特色和价值,通常都能获得相应的回报。”Joshua表示。

  回归产品

  市场是一个好市场,但在海外站稳脚跟也并不是件容易事。

  在从业者们看来,出海不仅仅是产品的简单移植,而是一个需要深入理解目标市场,并据此调整产品以满足当地用户需求的复杂过程。

  普遍一点的是合规上的问题,遵守每个市场当地的法规至关重要。例如,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数据保护有不同的法律和规定,出海应用需要确保产品符合当地的数据保护法规。

  文化圈层和认知的不同则是另一道更深的门槛,尤其对于情感陪伴、心理疗愈方面的应用来说,有效连接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需要大量的调查研究,甚至涉及产品的重塑。

  Joshua以他们的产品举例称,东方文化包含一种情绪——“委屈”,但在英文中很难找到一个精确对应的词汇。因此,他们需要在出海时去掉这种不常见的情绪表达,并进行更多的本土化调整。

  这往往需要企业在前景未明的情况下,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打磨产品。

  “根据我们观察,真正用心做产品的团队没有那么多。”贾子健向记者表示,“很多团队都是‘试一下,不行就撤’,能够坚持并持续打磨产品超过一年时间的团队寥寥无几。实际上,许多产品在推出后的三个月内,如果未能达到预期,就会被团队关闭。”

  当然,这也与当下并不算明朗的融资环境有关。AI创业者们普遍表示,投资人的态度变得越来越谨慎,过去一年里大模型C端应用领域的投资相对较少。

  “过去,仅凭一个idea就可能获得投资。今天即使产品开发完成并且质量上乘,也不一定能够吸引投资。除了产品要出色、有数据支持外,还必须达到一定的营收规模,并且商业模式也需得到验证和完善。”贾子健向记者表示,对于团队来说,钱始终还是一个大问题。

  这个说法在投资人处也得到了证实。

  非凡资本合伙人吴畏向记者表示,一方面与大模型本身有关,目前市场对于大模型的未来发展趋势存在不确定性,这影响了投资者对AI应用的信心;另一方面,AI应用还并没有像其他类型的应用那样能够吸引用户长时间使用,或者提高用户效率到一个极致的水平。

  从全球市场上来看,AI应用大多集中在较为细分的领域,探索垂直的场景,过去大家所期待的超级App短期内还不会出现。业内普遍认为,现有的应用在功能和用户体验上还有待提升。

  但小众并不意味着没有商业前景,核心还是回归产品本身,即它是不是一个优秀的应用。

  杨植麟在云栖大会上提出了几个关键点。首先,无论是否涉及AI,产品必须具有价值,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。这是产品开发的核心,也是评估产品成功与否的基础,可以关注用户留存率等关键指标。

  其次,产品不仅要有价值,还要能提供增量价值,即与市场上现有的较为通用的AI产品相比,提供额外的价值。例如,产品能够提供与ChatGPT不同的交互方式、入口或资源。

  最后,随着技术的进步,产品的市场规模应该不断扩大,而不是缩小。“如果产品具备上述的增量价值,已经实现了PMF(产品市场契合),但还没有泛化到主流的用户群体,那么随着市场的扩大,它可能会成为一个好的AI创业机会。”杨植麟表示。

  对于AI应用从业者们来说,这还是一个需要耐心和坚持的旅程。市场仍在不断变化手机配资平台,从业者们需继续深耕着目标场景和目标用户,并等待底层技术实现更大突破的那一刻。

作者:配资工具 发布时间:2024-10-27 21:18:09

相关阅读